所在位置首页 > 东方企业文化专栏 > 正文
 

常州宏大董事长顾仁: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

 
分享到:

  上了 2021 年“科创中国”新锐榜的常州宏大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仁,并不是一位“创新创业”新星,他已经在纺织印染业默默地耕耘了30 余年,为纺织印染业生产设备升级换代、工厂节能减排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顾仁是专业技术出身,除了掌舵常州宏大公司外,还兼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印染机械分会会长、中国纺联环资委专家等多重职务,并主持参与制订了多项国家标准,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其个人获得各项专利百余项。多次荣获大奖,其中2005 年“印染工艺参数在线检测” 荣获香港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2017 年“智能图像整花整纬机技术”经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荣获中国纺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自动整花方法”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利金奖,2020年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创新内驱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他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样,顾仁从小发奋读书,考上南通大学。大学期间,主修自动化专业,专业学科成绩名列前茅,课余时间他迷上了美国出版的专业图书《电路》,该书对自动化的深度、广度的阐述都非常精妙。他爱不释手,反复研究,受益匪浅。

  顾仁参加工作后,越发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把大学主修专业的书又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巩固,做到温故知新,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毕业不久便发明了止鼾器,并斩获华东区发明大奖。

  这让顾仁信心倍足,立志报国的种子开始萌芽。他想再伟大的抱负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真正实现报国的理想。

  于是,他考虑再三,决定辞去国有单位工作,发挥自己所长,成立宏大公司,为纺织印染行业自动化提供科技支撑。他在公司租用的所在大楼的一侧打上了两行大字,以示宣誓报国:常州宏大控制技术,与世界同步!

  2003 年,常州宏大新厂区投产,顾仁在办公区又打上报效祖国的标语,也是常州宏大公司的使命,并成为了公司重要的文化基因:努力创新,勤奋工作,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顾仁,怀一颗报国的赤子之心。他把自己的名字作为企业品牌,商标 GuRen。他告诫自己如何做人做事,要照顾人,仁义,相互支撑和成就;同时,创建了HawkVison 国际知名品牌。原意为“鹰的眼睛”,译音为霍克威视。这是他科技报国的高远视野。

  正是有了这样远大的梦想,历经几十年的拼搏,顾仁创办的常州宏大公司也成为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国家印染数字化系统技术研发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节水技术、工艺和装备推荐单位,国家发改委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荐单位,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等。

  开创新技术

  顾仁是一位科技创新践行者。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其实科技创新工作也是如此。发明是基于发现的,首先是发现,其次才能发明。顾仁在发现市场价值、客户需求、研发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事务本质方面具有前瞻以及独特的的眼光。 

  在纺织印染业,有没有新的技术及办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用工,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顾仁常常是一连串的问题盘问着自己!

  当他在生产车间看到印染厂74 型联合印染设备生产线虽然比 64 型单台印染设备先进了些,但启动时需要多个工位的工人托着布匹相互协调才能顺利开车,开车后又不能轻易停时,他这个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技术。于是他一头扎进车间,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原来这种沿用几十年的联合印染设备用的是直流共电源,数十个机器共用一个电源,弊端是启动时会有时间差、出现电压不足,导致生产线前面设备与后面设备无法同步启动,因此启动和关停生产线时都需要数十人站在不同的地方相互协调。

  怎么办?既然“直流共电源”有问题,那么为什么用了这么久没人提出改进?能不能采用“直流分电源”?又是一连串的问题摆在顾仁面前。

  顾仁经过研究和测算,确定“直流分电源”可以为印染厂减少大量人工和能耗,完全能够支撑生产线升级换代。

  这是他第一次为纺织印染行业提出的一个科研命题,同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研制成功“直流分电源”供电控制系统第一单的前前后后犹如发生在眼前。

  30年前,湖南一家印染厂找到顾仁,希望把他们厂的“直流共电源”升级为“直流分电源”供电控制系统。顾仁坚定地说:“没问题!”

  几个年轻人,还有一批电柜随着顾仁出发了。他们通过轮船到武汉再转运湖南,路途中需要几天。于是,顾仁在船上为几个年轻人开启了“技术培训”课,电气原理、直流调速电源、接线方法工艺等基础知识都进行了讲解。

  不过,当他们傍晚抵达印染厂时,几个年轻人还是愣住了。近百米长的印染车间设备还在热火朝天地生产,要停下来才能换成他们的“直流分电源”供电控制系统。顾仁看出他们有顾虑,坚定地说,“剪!”

  于是,他们开始剪断原有的供电线路,移走原来的共电源设备,换上“直流分电源”供电控制系统。这一艰巨任务,他们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从那以后,湖南那家印染厂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此后,顾仁没有丝毫懈怠。他认为仅仅完成对供电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对于整个印染工艺的提升还远远不够。并且,不论是直流分电源,还是后来出现的交流变频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红海,将逐步失去核心竞争优势。

  于是 2000年开始,顾仁便布局“印染工艺参数在线检测技术”。2003 年后,常州宏大丝光机碱浓度在线检测及自动加碱系统、PH值在线测控系统、含潮率在线测控系统相继研制成功,并获得大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次,顾仁到印染企业看到操作工将好好的织物面料刻盘打孔,取出样布进行称重,以确定织物面料克重是否符合要求。这种实时获取织物克重数据的方法,直接导致织物面料取孔处0.5-1 米甚至更多的浪费。顾仁却看在眼里,他一细算,每个班每天浪费织物面料近百米以上,放眼全国,我们可是纺织大国呀。每年印染织物面料大约 600 亿米,浪费巨大,还有间接的能耗、污染防治等成本更是难以计量。

  这巨大的浪费让顾仁感到心疼。能不能不要采用这种停机离线打孔检测?导致无法连续生产效率低下不说,这浪费也太大了。

  顾仁再次下定决心,凭借自身专长,对定形工艺、技术、装备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成功开发出了HV-GW200智能在线克重仪,实现对生产过程实际克重在线实时直接精准测量、在线电脑记录储存等,解决了通过人工刻盘称重存在的织物克重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织物的浪费,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刚刚上“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图像整花整纬机,该机全幅扫描有 8000 个以上的检测点,解决了传统光电整纬无法矫正和识别的纺织品花型变形、纬斜、纬弯和不透光布无法检测的问题,并广泛应用在定形机、数码印花、预缩机系列、复合机系列、牛仔布整理、圆网印花机系列,适合色织布、印花布、提花布、沙发布、毛巾布、遮光窗帘布等针织、梭织面料。

  顾仁率队通过 30 多年的努力,在纺织印染生产工艺中,在各个生产工艺环节逐个攻克在线检测技术问题,为纺织印染全生产线装上了智能化眼睛及感官,形成了系列应用在“印染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染色机智能系统”、“节能减排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印花机检测系统”、“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定型机智慧系统”、“新一代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验布系统”六大板块核心科技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在线监控,支撑纺织印染业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减排低碳可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常州宏大拥有国家印染数字化系统技术研发中心,掌握前沿科技、拥有专利数百项,公司坚持“创新、求精、卓越”的价值理念,引领着印染智造新时代。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印染工艺深度学习系统,为印染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开发供应链

  2015 年,国家提出“中国制造 2025”战略,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了新活力。不过,当时科技创新有三个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二是高校研发产品大部分无法产业化,三是有些企业把拿来主义当创新。

  于是,顾仁根据宏大几十年产品研发的布局和落地的经验,他提出“开发供应链”新思路,以改变科技创新遇到的各种问题。他把科技发现、研发创新、技术突破,以及产业化、市场化全流程称为“开发供应链”。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每个环节都不能少,再高级的研发如果不能落地,最终只能束之高阁,变得毫无价值,造成研发资源的巨大浪费。

  为完善“开发供应链”,助力国家创新战略,研发出国外没有的更多“高精尖”产品,解决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宏大公司成立了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将宏大30年的科研技术转化路径进行沉淀,以及宏大在纺织印染工业生产工艺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的有效整合,把科技创新“开发供应链”进行标准化,将这一成熟的科技创新理念、经验在更多领域实施和运用。

  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实施科技创新“破冰计划”,除了从事纺织印染智能化、自动化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纺织印染行业智能化装备,提升国家纺织印染行业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外,还致力于推广更多领域,力争在多个行业能够“开花结果”。

  三十多年来,顾仁矢志不懈致力于科技创新,利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建成纺织印染工业现实生产过程中的虚拟立体式、全方位智能影像在线检测系统,以对纺织印染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改造、融合、监测和影响。同时,立足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国家政策和科创平台的支持下,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

  作者:程中伟